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6:43 点击次数:176
前言:
傅崇碧
1977年,傅崇碧收到中央军委命令,任命他为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,兼任北京卫戍区司令。紧接着邓小平就找他谈话,嘱咐他说:“最多给你一年时间,要好好整顿卫戍区。”但收到命令和嘱托的傅崇碧内心极为不平静。
叶帅一句话将他推向风口浪尖
最令傅崇碧难忘的一年是1966年,这年是他第一次接卫戍区的工作,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,他的生活开始了翻天地覆的变化。
1966年5月,傅崇碧被邀请参加周恩来主持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,收到邀请时,傅崇碧一头雾水。因为去参加这次会议的,都是各军区司令和政委,他这个北京军区副司令显得有些突兀。不过,既然是组织上的命令,傅崇碧也只能怀着疑惑的心情去参加。
在会上,傅崇碧悄悄地问叶剑英元帅:“军区司令和政委都来了,我来干什么?”叶帅脸上神情凝重,用一种极为诚恳的眼神回答道:“卫戍区要扩编,准备让你当卫戍司令。”就是这一句话,把傅崇碧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叶剑英
傅崇碧对中央军委的这个决定大吃一惊,他不能理解,军区那么多领导干部,为何选他当卫戍区司令。不过,组织根本没有给他犹豫的余地,便在大会上宣布了任命令。
对于卫戍区的工作,傅崇碧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,也不熟悉,他感觉自己干不了。于是傅崇碧带着一肚子疑问和忐忑找到总政管干部徐立清副主任,想要推拒这次委任。可徐立清的一番话,彻底打消了他的想法,徐立清说:“你不当不行了,这经过毛主席、林副主席、周总理的批准,再提不干不合适。”
意识到事情没有了退缩地步,傅崇碧也不得不服从组织的安排。
6月3日,首都工作组和北京军区在京西宾馆召开会议,傅崇碧第一次以卫戍司令的身份公开亮相。会上还宣布了关于卫戍区扩编的命令,由原来的两个师和一个团增加到四个师一个团,由卫戍区直接调动。
傅崇碧(右)
也就是说,作为首都和党中央毛主席身边的武装力量,傅崇碧将要带着十万大军,保卫党和中央、毛主席的绝对安全。傅崇碧有一种感觉,这次委任与寻常不同,瞬间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了不少。
北京卫戍区扩编后,傅崇碧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:清理整顿首都治安,保证党中央的安全。这是由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的。
首都工作领导小组突出了对卫戍区部队的部署调整和安排,卫戍区第一政委为谢富治担任,第二政委由北京市第一书记担任,傅崇碧推荐黄作珍为第三政委,选庆王府为办公地点。
自从傅崇碧当上卫戍区司令后,就整天忙得不可开交。他的夫人黎虹好不容易与他团聚,结束了分居两地的规律,没想到,到北京后还是没能见到丈夫。当时北京几乎处于瘫痪状态,傅崇碧除了要保证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外,还要对保障北京人民的基本生活。
根据中央指示,北京市和中央在北京的各个企业都要实行军管,在北京各部门的下属企业、学校、文艺团体都要由卫戍区实行军管。
傅崇碧(左一)
偌大的北京市,大大小小的企业学校都要实行军管,傅崇碧忙得晕头转向。可令傅崇碧最头疼的还是,中央在北京的企业。傅崇碧找到周总理,提出请粟裕、王树声两位比较有声望的将军出面对管理这些企业,事情或许容易得多。
傅崇碧的努力周总理全部看在眼里,如今城市几乎瘫痪,光靠傅崇碧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任务的,于是周总理又向毛主席作出请示。幸好毛主席是同意的,并从各军区抽调出3000名干部留给卫戍区300名,剩下2000多名都归公安部管,但这3000名干部的生活费由卫戍区管。
当时周恩来给傅崇碧下达了四个保证:第一保证北京人民有饭吃。第二保证吃饭要有煤烧,御寒有煤烧。第三保证不停电。第四保证各大使馆的安全问题、吃饭问题。
前三个保证样样都离不开“煤”,而煤的来源地是山西大同。因为工矿停工停产,卫戍区只好派出部分部队到工矿做工作,傅崇碧调派了一个师一个团,到煤矿和工人一起下井刨煤,解决了北京市民的用煤问题。
傅崇碧
第四个保证关乎着国家的声誉问题,傅崇碧不敢懈怠。此前北京饭店是由周总理亲自管理的,但周总理的工作太忙,只能交由卫戍区管理。当时北京饭店也免不了在“革命”的洪流中受到影响,这里的大部分员工一天只有一半时间在工作,住在北京饭店的外宾吃饭都成了问题。
这四个保证放在现在,并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在当时的环境下,傅崇碧可以顺利地解决一个问题都要高兴好几天。幸亏傅崇碧还有周总理在一旁协助,这四个保证进行得还算顺利。
傅崇碧完全忠实于党和毛主席,由周总理直接领导,在那个城市即将瘫痪的年代,他用尽全身力气在维护北京城市秩序,但他没有意识到,危险正朝着他袭来。在工作的途中,傅崇碧无意中“得罪”了很多人。
傅崇碧二话不说离开宴席,惹得林彪不满
要说傅崇碧“得罪”的第一个人,便是谢富治。北京市革委会成立后,谢富治任市革委主任,傅崇碧、吴德黄河郑维山为副主任,秘书长一职还未选定人选。此时谢富治提议让卫戍区第三政委黄作珍兼任,傅崇碧觉得不妥,坚决反对。
谢富治
其实,傅崇碧的考虑不无道理:他认为卫戍区的工作非常繁琐,而这边的所有文件也都要由秘书长批阅。要是让黄作珍兼任难免出现纰漏,出现问题后,还得由卫戍区解决。但谢富治坚决保持自己的想法,这争论闹得不欢而散,最终秘书长的职位由陈伯达介绍的周景芳担任。
在解决北京市的问题上,谢富治总是找傅崇碧谈话,把吴德同志晾在一边,傅崇碧总是觉着不妥,于是就对谢富治说:“他也是副主任嘛,三个人在一块,商量着办事,兼听者明嘛!”但谢富治对他的这种说法很有意见。
几次的不欢而散,让傅崇碧明显感觉到谢富治对自己态度的改变。他和谢富治在红军时期就合作过,比较熟悉,他们的关系还比较好,但谢富治担任卫戍区第一政委后,谢富治的性格就变了很多。
有一次谢富治对傅崇碧谈起江青说:“对江青同志要尊敬,握手要用双手握。”傅崇碧听后很是愕然。从这件事上,傅崇碧能明显感觉到谢富治路线的偏离。
谢富治
此后,傅崇碧和谢富治在工作上经常发生分歧。谢富治要把北京市公安局和卫戍区保卫部合并,把公安局改为卫戍区政治部的一个部,傅崇碧听后眉头紧皱,坚决提出反对。
他对谢富治说:“部队是部队,地方是地方,怎么能搞到一起呢?”谢富治当时在中央分管政法,坚决要合并,傅崇碧感到大事不妙赶紧报告给了周总理。周总理非常同意傅崇碧的想法,就对谢富治说:“咱们三人一起到毛主席那里,由主席定夺。”
谢富治还不敢违抗周总理,于是三人一起到了中南海。果然,毛主席也不同意合并,谢富治这才罢休。不过,随着谢富治思想的偏离,成为了江青身边的“红人”,他的风吹草动都会报告给江青,因此,傅崇碧也在无形中“得罪”了江青。
傅崇碧还有一个被“得罪”的人,那便是林彪。当时林彪发出一些指示,傅崇碧只要有怀疑就问,并请示周总理和叶剑英、聂荣臻、陈毅等老元帅,周总理告诉傅崇碧:“慢慢来。”傅崇碧的理解就是“拖”,大部分都能不了了之,要是拖不动的,就示意打点折扣执行。
周恩来
对于傅崇碧的这一行为,林彪和江青很不满意,他们不止一次告诫傅崇碧不要事事报告老元帅,但傅崇碧还是会背着他们报告。其实,傅崇碧也并非不知这样做会“得罪于人”,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到了总理为党为民的真心。
当时周总理不仅要为全国大局、政事焦虑,还要为生产、工作、吃饭等问题操劳,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经不住这样折腾。周总理的付出傅崇碧全都看在眼里,他衷心地认为只有周总理才是真心为国为民的,林彪、江青根本不会管这些。
1967年,傅崇碧因长期劳累住进了医院。住院期间,林彪派叶群和他的女儿林豆豆探望,之后又派了自己的儿子林立果到医院探望,并询问他缺什么东西,傅崇碧说什么也不缺。出院后,林彪对傅崇碧说:“不要把身体搞坏了,多休息。”
傅崇碧(右二)
对于林彪的突然关心,傅崇碧表现得不冷不谈,因为他清楚地感受到,林彪对他关心的背后,是极度不满。至于不满的原因,傅崇碧认为大约有这几件事:
林彪认为傅崇碧的卫戍战士对他的警卫工作不尽心。当时林彪的警卫任务都由卫戍士兵负责,有一次林彪在院子里发现了一个煤球,认为是一个很大的事情,便让汪东兴去查,傅崇碧也随之调查,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,林彪就认为傅崇碧这个卫戍区司令当得不好。
叶群经常找傅崇碧谈话,想要他多向林彪汇报工作,但傅崇碧一次都没有去过。有一次林彪要傅崇碧汇报北京的一些情况,汇报完毕后就留他吃饭,在这期间,傅崇碧接到周总理的电话,要他去处理越南副总理飞机窟窿的问题,林彪不愿意放傅崇碧走。
但在接到第二个电话后,傅崇碧二话不说站起来就走,林彪当时并没有说什么,却对飞机修缮问题进行了批评。
傅崇碧和夫人
后来傅崇碧的工作上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坎坷,细想来,与他“得罪”的这些人有必然的联系。
莫名其妙被调到沈阳,77年整顿卫戍区
1968年的一天晚上,傅崇碧正在北京市革委开会,讨论起草一个文件,参加者还有谢富治、吴德等人。会议结束后,谢富治去人民大会党开会,等到半夜的时候,谢富治打电话告诉傅崇碧,说林彪、江青等要接见卫戍区团以上的干部,要他下达通知。
傅崇碧立即通知干部,还通知了郑维山同志。待傅崇碧到达人民大会堂时,已经是凌晨1点了,干部们都已到达。就在傅崇碧还没有缓过气来,周总理从小会议厅走了出来问道:“郑维山同志是谁通知的?”傅崇碧举起手:“是我通知的。”
傅崇碧明显看到周总理顿了一下,招呼他到小会议厅开会,中央文革小组正在那里开会。当走到周总理身旁时,傅崇碧听到周总理说:“你待会儿千万不要激动。”傅崇碧不知所以,但感觉到了气氛不同寻常。
周总理
进到小会议厅,周总理将傅崇碧安排到自己的座位上,和林彪就隔着一个沙发。只听江青问郑维山:“你怎么来了?谁让你来的?”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冷,众人屏气凝神地看着江青。紧接着傅崇碧就听到林彪宣布:“决定傅崇碧任沈阳军区第一副司令;温玉成兼任卫戍区司令。”
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,让傅崇碧根本没有时间反应,他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还不等他了解情况,林彪等一行人就去接见团以上的干部了,只有陈锡联在座位上剥桔子吃。傅崇碧脑子里很乱,他实在想不通,工作调动的事情为什么他从来没听说过。
桔子还没吃完,周总理和谢富治就回来了,让他先吃饭,可傅崇碧还哪有心情。天快亮的时候,周总理对他说:“飞机已经准备好了,现在就送你到沈阳。”傅崇碧又急又气,他想向周总理问个清楚,但总理用眼神告诉他,他也很为难。
周总理
傅崇碧不再刨根问底,周总理见他冷静下来便让他给家里写一封信。拿起纸和笔,傅崇碧五味杂陈,缓慢而有力地在纸上写下:
黎虹同志:我的工作调动到东北军区,因走得急,不能回家,需要用什么东西,到东北军区以后再给你去信。我的一切请你们放心好了。
他在极尽所能地安慰家人,写完便交给了周总理。周总理满眼担忧,紧握他的手道:“你身体不好,一定要把身体搞好。工作有的是,不要着急,要经得起考验。”周总理话中有话,傅崇碧心里极为苦涩。
周总理又向陈锡联嘱咐道:“到了东北,你要照顾好他,他什么也没有带,缺什么东西你帮他解决。”陈锡联点头答应。在沈阳期间,傅崇碧依旧不能明白被撤职的原因,给中央写去一封信,但始终没有回信。
陈锡联
傅崇碧在沈阳一直待到了1974年,才收到回京的命令。傅崇碧的内心既喜又忧,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回京路。
一回到北京,傅崇碧就收到了来自叶剑英、聂荣臻元帅的问候,第四天他被一辆大红旗轿车带走了。傅崇碧不敢开口多问,只能默默地观察着车子行走的方向。车子走到了中南海的西门,没有进,之后又转到了北门还是没有进,紧接着就看见车子向高干俱乐部方向走去。
傅崇碧的心七上八下,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但到了高干俱乐部还是没有进,车子继续向北开,直到车子停到了俱乐部以北的一栋高楼下面。当傅崇碧跟着引路人穿过高楼的第二个门时,傅崇碧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,正是周总理。
看到周总理的那一刻,傅崇碧的眼睛湿润了。周总理在外形上变了很多,很瘦,脸上的颧骨高高凸起,头发花白,穿着睡衣,精神并不是很好。傅崇碧难受极了,回来北京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向周总理诉苦,却没想到,总理的情况似乎更差,傅崇碧不由得心疼起来。
周总理大踏步走向傅崇碧,紧握他的手,用劲地摇:“你可回来了,我太高兴了!”傅崇碧满眼泪花,感动不已。
回到北京后,傅崇碧的工作问题正在有条不紊地恢复着,这一天一位总政副部长通知他说:“总政已经选你为人大代表。”傅崇碧不解,副部长给他看毛主席的批示:“萧华、刘志坚、傅崇碧由总政选举为人民代表。”当时傅崇碧感到心中一暖,毛主席还没有忘记他。
1976年,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相继去世,“四人帮”开始躁动不安,叶帅问傅崇碧:“你对卫戍区的干部情况了解有多少?”傅崇碧信心十足,自他回京后,许多卫戍区的干部都曾对他表达了对“四人帮”的不满。10月6日,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,粉碎了“四人帮”挽救了党和国家。
傅崇碧
1977年,傅崇碧二度担任卫戍区司令,邓小平要求他在一年内整顿卫戍区。傅崇碧内心极不平静,这距离他上次赴任,已经过了11年。但他还是接受了组织的安排,不负众望,放开手脚对卫戍区进行了治理整顿。
上一篇:国防部:日方最没有资格拿台湾说事